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风云初唐 > 风云初唐第6部分阅读

风云初唐第6部分阅读

    八粥的食材,实在忍不住,问小绿,难道大唐不过腊八,不喝腊八粥?小绿感到很奇怪,喝腊八粥?楚王从哪里听来的习俗?

    要知道自上古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ri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ri。先秦的腊ri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ri,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ri与腊ri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现在腊八这天,先祭祖,再在佛祖面前盛碗白粥供奉一下就好,哪里要喝粥,再讲那是贡品,凡人怎么能吃?小绿想楚王再怎么聪明,也还是小孩,这些习俗可能不知道,就仔细地向李宽解释。

    李宽开始汗都冒出来,到底不是原装货,好些现在的常识,想当然就认为唐朝就有,还好问的是小绿,看来自己要好好地融入当中,还得学好多。

    但是李宽就想在腊八这天喝腊八粥,现代时,李宽最喜爱的就是腊八,只有这天爷爷、nǎǎi会做腊八粥,让爸爸、妈妈一起回来喝腊八粥,也只有这天爸爸、妈妈会对李宽笑,抱他,摸他。

    小李宽感觉腊八这天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一天,虽然后来自己知道,他们只是自己的养父母,腊八这天的温情也只是虚假的样子,可是李宽还是每年在腊八这天,做锅腊八粥,喝腊八粥,只有这样才能觉得自己还是有人爱的。

    不管了,自己就任xg一回,李宽下令让府里准备腊八粥的食材,熬制腊八粥,田嬷嬷伤养了一年,现在痊愈了,开始接管府里的一些事,听到李宽的命令,二话没讲,就让厨房准备。

    田老实不明白自家一向重规矩的老婆子为什么也陪着楚王瞎弄,这是贡品啊?田嬷嬷告诉他们一段往事,那时楚王四岁,在秦王府腊八这天,厨房的婆子没有给他们送食物,只是随手把收好的贡品一碗白粥,倒在碗里给他们了。

    那天因为楚王耐床,也没吃早饭,饿的哇哇大哭,自己没法子,就这一碗白粥,加点干果到烧水炉子上熬了一壶粥,告诉楚王,腊八这天就要喝腊八粥,想不到小主子这么大还会记得,田老实几人听的,眼眶红红地,谁都想不到一个王爷还会吃不到饭食。

    这些李宽可不知道,只知道府里下人办事还是很利索的,马上就熬制腊八粥了,过年一定发红包。熬粥的时候,李宽问田老实长安城里有没有乞丐,在什么地方?

    田老实一听估计主子要去布施,自己都忙昏了,腊八这天可不是城里的官老爷去城外布施,还好楚王记得,要不又会传楚王小气了,忙告诉李宽在过年时,城里的乞丐都到城外的破庙去了,今天官府会在城门口组织人布施的,长安城官员、富商只要派管事把布施的东西送去就可,有名单的。

    李宽让田老实等腊八粥熬好,就送腊八粥去,对外就讲,此粥原是佛陀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刚好今ri是佛祖成道ri,以前祭奠佛祖用白粥,今天我们楚王府就是用佛祖自己做的腊八粥祭佛祖,来缅怀佛祖慈悲。田老实一听,高,借佛祖名义,估计没有人会怪罪楚王做的腊八粥,就是不知道这粥怎么样?

    当看到城外乞丐疯抢楚王府的腊八粥时,田老实还在心疼,府里不知道还有没有剩的,味道好极了。别府的管事一见,也不管了,当场有的就搭锅加干果熬制腊八粥,要知道今天来布施。

    要是白粥布施不出去,回去一定会受到惩罚,城外的乞丐,穷苦百姓不接受你们府上的布施,一定是你的主子坏的无人可及,这些都会被守城的记下,事后回禀的,不是闹着玩的。

    李宽为了喝腊八粥的说法,也从这年开始流传开,以后的腊八,都有熬腊八粥,送腊八粥,喝腊八粥的讲究。

    腊月二十这天开始,大唐的早朝也开始变化了,没有什么事三天一朝,到自己的部门转下,没事就可以走了,年味出来了。

    腊月二十三这天要送灶,送灶又称辞灶,是送灶神上天的民俗活动。灶神本来在中国是家庭祭祀的对象之一,由主持厨房大政的老妇主祭,后来演变成家中的重大祭祀。灶神很早就进入道教神谱,称东厨司命,后升级为帝,号东厨司命大帝。传说灶神的生ri在八月三ri(又有说是十五ri),该ri家家点灶灯祭灶。

    灶神平时有监察下民的职责,该户人家的功过善恶,都要定期报告天庭,上天则依据其报告定这家人来年的祸福。一般认为他上天的ri子是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也有人认为是在二十四),届时便要好生欢送;他上天述职之后,于除夕回来,是时当然必须欢迎。前者为送灶,又称辞灶;后者则是接灶。

    灶君上天述职完毕,回到各家为他预备的神龛。这次当然要表示迎接。一般是上供品,放爆竹,而最主要是贴上新灶马。这灶马,有灶君独个儿的,更多是同时与他并肩画着灶nǎǎi。二老被安置于粉刷一新的神龛中,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宫中。

    李宽这几天喜滋滋地看着府里为过年忙活着,这样真好,自己是有家的人了……

    ;

    第二十二章秦王破阵乐(一)

    二十三送完灶,随后几天楚王府就忙开了,二十四除尘,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八贴对联,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对联。

    唐初过年悬挂“桃符”,以桃木板画神荼、郁垒二门神,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jg,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二十九夜这天,府里都忙的差不多,李宽有闲情准备到杜如晦府上先去拜见下,恭贺个早年,虽然杜如晦老家不在长安,但是古代交通不便,大臣一般是不可能回去过年的。

    因为来回赶来不及,他们的假期也不算很长,有些大臣还要值班神马的,那就更加不可能赶回去了。而且大多数大臣都要参加元旦(正月初一)的一次朝贺,所以他们是要留在京城的。当然不排除个把大臣家就在京郊,然后初一朝贺完毕以后回家一趟的。但这毕竟是少数。

    李宽原先准备坐马车去,想想还是和田老实走过去,杜如晦也住在修真坊,走去不过半小时,现在西市人来人往,马车碰到人就不好了,李宽就和田老实一起走向杜府。

    李宽走在路上,左右看看,大街上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扑鼻而来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走到安定坊的拐角处,李宽见前面围了一堆人。

    爱看热闹是国人的天xg,自古不变,田老实怂恿李宽去看看,李宽其实也想去看看,心想难道是戏文里演的,恶霸调戏良家妇女,还是经典桥段卖身葬谁。好不容易两人挤进去,李宽一见,都不是,一个小姑娘在哇哇大哭。

    李宽在细瞧,自己好像见过,没等李宽反应,小姑娘可能看见李宽了,立马扑向李宽,抱着李宽的腰就哭开,“二哥,大哥和四哥都不见了,只有长乐一个人……长乐找不到家了……”

    旁边围观的人,见小姑娘找到自家兄长,没什么热闹可瞧,都散开了,田老实一听这小姑凉的话,马上就知道是李世民的长公主长乐公主,怎么办?

    李宽一瞧,还真是那晚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姑娘,小姑娘可能真是急了,头发散了,脸上还有自己涂抹的黑爪印,得回去吧,李宽让田老实到宫门报个信,让宫里放心,自己带着长乐回府了。

    小姑娘这时可看不出长大后的光艳照人,长乐看见自己的二哥,也不哭了,笑呵呵地露出缺了门牙的嘴,走在李宽身旁,不时还要李宽买些小吃馋嘴。

    李宽问了会,才知道今天太子和卫王李泰两人,奉长孙皇后的命令到一些大臣家中拜访,刚好被长乐知道了,小姑娘没有吱声,偷偷跟在两个哥哥后面。

    结果到了安定坊,看见杂耍,吸引住了,盯着看了会,回头俩哥哥不见了,自己又不认识回去的路,急的在路上哇哇大哭,说完还不好意思。李宽也没讲什么,自己还蛮喜欢这个小姑娘的,那晚自己刚来,只有这个小姑娘和自己讲了几句话。

    一路上长乐叽叽喳喳地告诉李宽一些小秘密,大哥被母后骂了,四哥不完成夫子布置的功课,前几天还尿床了,李宽想着小胖子看见自己尿床的囧样,会心一笑。

    回到王府,田嬷嬷见李宽把长乐公主带回来,心里一惊,自己在秦王府怎会不知道,李世民夫妇对这个嫡长女的爱护,自家小祖宗怎么把她带回来,听李宽解释,才明白过来,忙让人打水来给公主洗刷一番,顺便带点点心过来。

    长乐洗完脸,看到田嬷嬷,让田嬷嬷带她逛逛,回来告诉李宽哪儿哪儿不如宫里,哀求李宽和自己住到宫里,长乐在宫里也没什么人陪她玩,在秦王府时大哥跟在父王后头,四哥自己独自玩耍,从不陪她,只有二哥会和自己玩,现在二哥也不住在宫里,自己没有玩伴了,今天好容易看到二哥,一定要让二哥回去。

    小长乐现在还不明了自家的二哥早已过继出去,是不可能住到宫里去的,当初住到秦王府也是没有办法的。李宽没法子,只好转移长乐的注意,问问长乐会那些东西。

    长乐怕李宽不知道自己这一年又学了好多,忙告诉李宽,李宽一听皇家的小孩还是很忙的,长乐卖弄到“二哥,你知道为什么过年吗?”

    李宽想想要笑,难道长乐要告诉自己过去为了杀年兽,才有了过年的习俗,忙装作不知道,长乐兴奋地给李宽普及知识。

    “二哥我告诉你,过去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ri,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得是粗茶淡饭。每ri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

    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

    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大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

    人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

    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ri,疯人药药xg大发。人们就东家情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

    到了腊月三十ri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仅光吃好的,而ri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ri,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ri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元,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李宽从没听过这种传说,有了兴趣,更难得的是才6岁的小姑凉讲的这么清楚,问长乐从哪听来的,长乐告诉李宽是前几ri皇觉寺的大师给母后讲经文时,自己问的。李宽一听,腊八熬粥刚出来,寺里的和尚就编出这么个故事,难为他们了。

    二人还在津津有味的谈着,田老实进来,后面跟着紫菱姑娘,长乐看见紫菱,不好意,紫菱向李宽施完礼,准备把长乐带回去,今天小姑凉独自跑出来,也没个丫鬟跟着,娘娘在宫里发了好大一通火,自己得赶紧带公主回去。

    李宽没有推难,让紫菱带长乐回去,小长乐依依不舍,问李宽明天晚上的宫宴去不去,李宽知道年三十的除夕夜,宫里有晚宴,自己不想去,准备和府里众人一起守岁,小姑凉一看,忙告诉李宽“二哥,明天晚上父皇让他们又表演破阵乐,你一定要来。”

    李宽一听,难道是秦王破阵乐,问了紫菱。紫菱肯定了李宽的猜想,李宽觉定明晚一定要去看看,被后人传颂不止的秦王破阵乐到底什么样子。

    (昨天晚上,有事,欠一章,本周补,抱歉。顺便求下推荐,收藏)

    第二十三章秦王破阵乐(二)

    除夕夜这天,李宽酉时就从府里出发,到麟德殿等候晚宴的开始,没要李宽等多久,朝臣陆陆续续的全都到了,这时候坐在哪,没什么讲究,只要把前面留给李世民即可。

    李宽盘膝坐在自己条案后,前面是程咬金那胖子,程咬金进门刚,看见李宽,忙把李宽前面的刑部尚书挤走,自己坐到李宽前面,趁没人注意,悄悄告诉李宽,自家的两崽子回来了,年后就送给李宽,李宽点头答应,程咬金乐得嘴乃到耳边。

    全臣辛苦一年,今天很是随xg,和好友席地坐着,谈的不亦乐乎,宫娥太监们,见全臣来的差不多,开始把晚宴的一些水果佳肴呈上,李宽对呈上的水果没兴趣,品种太少,但是对大唐的国宴充满兴趣。

    一太监在喝着菜名,宫娥们排着队给全臣上菜,李宽没心思再听程咬金几个讲什么,目光都被条案上的菜吸引住了。

    光明虾炙(用生虾制成,具体方法是用虾仁摆成灯笼图案)、甜雪(用蜜糖慢火烧炙的太例面,其味甜,状如雪)、同心生结脯(生肉切成条后打成回文式结子,再风干成肉脯蒸食)、金银夹花平截(蟹肉与蟹黄平铺饼上,卷起后横切成片)

    凤凰胎(鸡腹中未生的鸡蛋与鱼白(鱼胰脏)相拌快炒)、

    五生盘(羊、猪、牛、熊、鹿这五种动物肉细切成丝,生腌成脍,再拼制成花sè冷盘)、

    逡巡酱、清凉碎……

    李宽开始认为大唐还没有普及炒菜,菜肴一定没什么滋味,今天才知道自己坐井观天,不谈这些野生珍禽,就是摆盘的花sè,比之现代毫不逊sè,有过及而无不及,扑鼻的香味也馋的人口水直流。

    李宽原以为要等李世民夫妇到了才开宴,哪知全臣都开动了,程咬金嘴里叼着块熊肉,回头见李宽没吃,嚼着肉,含糊不清的对李宽讲“宽小郎,赶紧吃啊,过会冷了就没滋味了。”

    “不等陛下?”

    “等什么,过会陛下来了,咱们就是喝喝酒,看看歌舞,哪里还吃东西,都是现在吃的。”

    经验主义害死人,李宽左右看看,大伙都在奋斗,自己也随俗吧。埋头扑在条案的佳肴上,刚把一块虾肉夹进嘴里,鲜,就是鲜,李宽才真正明白孔夫子讲的“饮食男女,人之大yu存焉!”什么意思。

    马上就投身于革命奋斗的浪cháo中,“额”好饱,这就是李宽奋斗后的感受。再看看,全臣和李宽一样,都打着饱嗝,虚着气,一脸享受。众人还再回味,一声传来“陛下驾到。”

    李宽准备起身迎驾,哪知全臣全都坐在位上,没有动弹。李世民乐呵呵的的走进大殿,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温声问道“诸位爱卿,这顿饭食尚否可?”没要别人开口,程胖子的大喇叭响起“烦陛下费心,妙不可言,美啊”

    全臣跟着附和,君臣打成一片,好有魅力的李世民啊,难怪那么多人,能为之送死而无怨言,李宽暗想。

    等君臣感情联络好,李世民走上最前面的条案,宫娥很快就把条案上的残羹端下,重新上了美酒和一些水果,李宽虽然是个小孩,也没落下酒水,李宽从酒壶到了杯酒看看,有些浑浊,酒味不醇烈,以后还是想法子蒸馏下。

    李世民等全臣跟前都有美酒后,率先倒了一杯,站起举杯面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