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汉风1276 > 汉风1276第53部分阅读

汉风1276第53部分阅读

雪瑶摩挲着红泥小茶炉,温暖从手心里传到身上,她一身淡粉色的罗裙,云鬓上插着支翡翠步摇,火烤得脸蛋微微发红,娇媚得如同三春桃花——嘴里说不是来等楚呆子,而是陪着姐姐和妹妹,可为什么要穿这么少,云鬓也理的一丝不苟,粉嫩的脸蛋上还淡淡的扑着一层蔷薇硝呢?

    敏儿是个老实丫头,一说话就让雪瑶绝倒:“是好啊,如果不好,公主姐姐为什么要嫁给他呢?雪瑶姐姐不也喜欢他么。 ”

    “小丫头。 还没过门就帮男人说话了!那呆子,我才不稀罕呢!”雪瑶脸蛋更红了,也不知是烤火烤的,还是被说中了心事,有点心虚地看了看赵筠。

    第一王后没有回头,所以雪瑶没发现她的嘴角已微微上翘。 敏儿本来该去年九月和楚兄成亲的,崖山前后事情实在太多。 就一直耽搁到现在;至于雪瑶,哼哼。 还想瞒我吗?迟早给你诈出来!

    “来了,来了!”一直专心盯着海面的敏儿欢呼起来,一、二、三、四……去的船一艘没少,还带了好多回来!

    刚才还说不在乎的雪瑶,跑得比兔子都快,敏儿还在叫的时候,她就丢开火炉子往楼下跑了。 敏儿自然不甘落后,紧跟在后面,刚跑了几步,忽然雪瑶又停下脚步,朝她使个眼色,两人一起搀着赵筠下楼:“筠姐姐,您是重点保护对象,慢点。 咱们一块走。 ”

    赵筠满头黑线,至于吗我,才一个多月地身子,我不说都没人能看出来……

    泉州号驱逐舰舰首,楚风左手叉腰右手挥动,面对码头上的欢迎群众。 摆了个经典地胜利者造型,不管是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还是斯大林同志在红场阅兵,这一经典造型在各种需要散发王霸之气的场合屡见不鲜。

    “汉王殿下在做啥呢?”

    “赶苍蝇?”

    “刚开春,海上还没苍蝇吧?”

    楚风:我倒……

    我的三只小鸟呢?楚风下了船就东张西望,人群让开了一条大路,三只欢快的小鸟扑进了他的怀抱。

    “喂,喂,大庭广众的,注意影响啊!”

    三位美女脸红红的放开心上人,连赵筠都调皮地吐了吐小舌头。 生怕被别人笑话。

    事实上。 根本没人注意他们,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条装饰华丽的大船:大宋皇帝御舟!

    锣鼓虽然带着点凄凉。 仍然热闹喧天;仪仗虽然陈旧破败,仍然带着天子威严。 当陆秀夫牵着小皇帝出现在船头的时候,码头上的人们就有点腿软的感觉。

    但没有人下跪。

    琉球几年来都不兴下跪的礼仪,人们的膝盖已经变得有点硬了;楚风令保安司暗中推动各处画工笔快像店,拿龙袍给小孩子穿了画像,百姓们发现,原来所谓地皇帝、大宋的天子,和那些穿着皇袍画像的工农子弟并没有什么不同;第三嘛,码头上站着的士兵、警察和各部官员们纹丝不动,眼皮子都不夹官家一下,从来百姓看当官的,官员们不动,你小老百姓起什么哄?

    到琉球一年以上的百姓,将胸脯挺得更高了;最近几个月过来地新移民,则有那么几个腿弯发软,身子刚往下一缩,就被旁边的人——部分是安插的保安司密探,一把给提溜起来,“跪什么跪?这么喜欢跪,收了你的护照,以后见官就得跪,叫你跪个够!”

    妈呀,腿弯发软的人一下子站得笔直。 琉球汉国的大头兵、巡街警察最低都是从九品的官儿,要收了护照见官下跪,岂不是和那些土人一般,整天磕头都能把你累个半死!

    御舟上,文武百官们灰头土脸的傻站着,底下的军民百姓没有山呼万岁,没有舞蹈着三叩九拜,码头上也没摆香案,更没有黄土垫道、清水净街。 以前非常熟悉的全套接驾程序,刚开了个头就卡了壳,下一步怎么办?僵在船上,御舟随驾吹鼓手打起地熟悉地鼓乐,越听越觉着有点讽刺的味道。

    官员们都看着陆秀夫,这位在最简陋条件下仍然坚持朝堂礼仪地丞相大人,眼下,就他做主心骨了,而对于礼仪问题,显然也是他最熟悉的内容。

    “官家,咱们下船吧。 ”陆秀夫什么都没计较,牵着懵懵懂懂的小皇帝,从栈桥上了岸。

    “哦,哦,我们又上陆了。 ”小皇帝高兴得活蹦乱跳,从福州出海到现在,两年多里,脚踏实地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个月,他实在是太喜欢现在的感觉了。 突然,他意识到什么,偷偷看了看严肃的陆夫子,停止了专属儿童的行为,规规矩矩的按照帝王身份站得笔直。

    出乎小皇帝的意料,陆夫子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正言厉色的训斥,而是破天荒的,像父亲对儿子般,慈爱的摸了摸他的头顶。

    难道陆夫子跳水后被呛迷糊了,这会儿还没醒过神?赵昺打起了小算盘:若是夫子以后都这么好相处,那就太好啦!

    崖山之战,楚风来得非常及时,陆秀夫刚背着皇帝跳进海里,惊天的火炮齐射就打响了。 行朝方面对炮声自然不会陌生,并且火炮显然是冲着元军的,于是会水的宫女太监立刻把官家和陆大人救了起来。

    对此,李鹤轩非常之后悔。

    汉王仁厚,不绝宋之后嗣,但李大人绝不这么想。 一来报祖上仇恨,二来小皇帝死掉,无疑对琉球接收行朝有好处。 所以当情报系统接到派员去荒岛,待宋军桅杆倒下再点燃狼烟,通知躲在附近峡湾的海军的任务时,他冒着危险,擅自作主把时间推后了一刻钟,谁知道,居然还是让他们活了下来!

    李鹤轩恨恨的看着陆秀夫和小官家,恨不能把他们踢回海里去。

    经过生死之变,陆秀夫突然把什么都看得淡了,便是让位于楚某人又如何?跳海自尽,是为了免受蒙元之辱,但到了琉球,就不必那么做了。 他望着远处楚风的背影,这位汉王宅心仁厚,应该不会做得太过分,为了收拾人心,大约小官家一个归命侯是跑不掉的吧?不论如何,比投降蒙元好,比跳海自尽好,也就罢了。

    已经自杀过一次的人,被救后往往不会干第二次……陆秀夫摩挲着小官家的头顶,觉得让他做个普通人,就这么快快乐乐的活下去,似乎也不错。

    毕竟,他还是个七周岁的孩子,放在平常百姓家,还躺在母亲怀里撒娇呢,自己拘着他学四书五经,是不是太过苛刻了点?

    赵昺觉得陆夫子从来没有今天这么温柔,他两岁上就没了父皇,最近几年,都是受陆秀夫管教,幼小的心中,无形中把这位严厉的师傅当作了父亲看待。 此时高兴之下,随口问道:“夫子,容哥哥哪儿去了?”

    陆秀夫心头剧痛,陆定容是他的儿子,小官家的伴读,已随着他妈跳海自尽,跳海的时间过长,待琉球船来,救捞已然不及。 “容哥哥到远方去了,对,到远方去了……”

    张世杰、苏刘义、杨亮节、俞如珪,马南宝、邓光荐、刘黼、曾渊子,这些本来各执政见、在朝堂上争得乌眼鸡似的文武大臣,此时分外感慨。 到现在才发现,原来以前自己是那么的愚蠢,争来争去,把个大宋朝争到了绝路上,却是便宜了蒙古鞑子!

    “张枢密,以前多有得罪,小弟向你道个不是。 ”杨亮节把在船舱中憋了一晚上话吐了出来,顿觉胸口的闷气出了一大半。

    张世杰笑笑,到了现在,便如佛经中说的,一切尽如梦幻泡影,往日争权,并非为了做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而是认为只有自己这个第一名将才能中兴大宋。 如今看来,他看了看琉球的各色炮舰,嘿嘿,这个名将真真好笑!

    “杨贤弟多心了,过去种种随风而逝,今后咱们齐心协力便是。 ”

    齐心协力?怕是没有机会了吧。 杨亮节担忧看着左前方,琉球人手拿花束、彩带和零食,欢迎着他们的英雄归来,将士们抬头挺胸精神抖擞;这边,大宋将士们疲惫不堪的从船上走下,一头扎到码头的淡水池子里,灌饱了就四仰八叉的躺下,半分也动不得。

    第196章 天命属谁?

    “请汉王示下,是否令军队戒备?”侯德富若有所指的看着御舟,以及行朝下来的十多万军民。

    “按一号预案办。 ”楚风漫不经心的挥挥手,“多派警察维持秩序,军队就不用了。 ”

    笑话,说是十多万人,战兵现在不到三万,还是喝饱了海水的,派上百十个警察,算是看得起他们了。

    楚风一点也不担心谁会犯傻去勾结行朝玩什么花样。 农民,宋朝能给每家分三十亩地,不收税、不服徭役?工人,宋朝能不拿着鱼鳞册页收人头税?当兵,宋朝能给小兵从九品,能每月发三两多十足纹银?做官,宋朝最大,顶齐天给你一字并肩王——还是传说中的,可琉球从贩夫走卒到部堂大员,是个人都能和汉王并肩走路。

    不排除个别人昏了头的,但他只要一作乱,绝对有更多没昏头的人把他给镇压了。

    “老侯啊,这事你们看着办,我得回家睡觉去了。 呵——”楚风打着呵欠,带着几位美女跳上马车,一溜烟的不见了人影。

    侯德富郁闷的挠挠头,古今中外,这像个篡夺皇位、鼎革天下的样子吗?简直比吃顿饭喝壶茶还轻松惬意!又看看灰头土脸的大宋君臣们,唉,怪不得汉王不在乎,走到今天这一步,似乎改朝换代也就喝喝茶、吃吃饭的事情了。

    琉球是真不在乎行朝这几万兵马,把个大兵营都腾空了。 留一个营战备,其他的部队全部刀枪入库,官兵回家睡觉。 空出地兵营让行朝住宿,又在训练场上搭起许多军用帐篷,军用帐篷不够,还伐竹木做篷子,好歹把十多万军民安顿下来。

    而行朝的表现也如楚风所料。 一个个比绵羊还老实,让他往东决不会往西。 经过崖山死战紧张的战场气氛。 到琉球突然松弛下来,死里逃生的人们很难产生反抗情绪,同时,琉球火炮的震慑、命为汉军所救的事实,让他们只会感恩戴德。

    普通老百姓、士兵只知道琉球汉人和自己同文同种,决不会像鞑子那样残暴,有着条就行了。

    替小皇帝挑了最好的房间。 太后也安顿下来,陆秀夫听见外面地喧哗声越来越大。 走出去一看,原来琉球人已经在校场上架起了无数的锅灶,有地桶锅上面盖着竹盖子,白色的水汽乎乎直冒,大米的香味四处飘散;有的敞开了煮,大块大块的肉和黄豆翻滚着,让人直流口水;另有好几十堆的水果。 什么香蕉西瓜之类的,好久不见新鲜蔬菜,老吃水发豆芽,此时见了新鲜水果,打心眼里欢喜。

    琉球人指挥着行朝地官兵百姓们排队,竹筐里叠得整整齐齐的铁制饭碗。 你连饭碗都不用带,就带着一张嘴过去就行了,压实的一碗白米饭,冒尖儿扣上油汪汪的红烧肉,还发块西瓜或者香蕉,生怕你嫌油腻似的。

    排队,和百姓、大头兵们一起排队?陆秀夫自己难过不想吃饭,但他考虑要不要领一份给小官家。

    “啊,陆相,我已命人替官家和你打了饭。 这就送过去。 ”张世杰笑盈盈的端着饭碗。 后面跟着几名士兵,提着御用的食盒、餐具。 显然是刚打了饭的。

    好久没吃过新鲜水果和肉食,小皇帝开心极了,吃得满嘴流油,扒完一碗饭,又呼哧呼哧地啃着西瓜。 “啊,陆夫子,您怎么不吃呢?味道很好呀!”赵昺非常奇怪。

    太平时节,御膳不知比这个好多少……陆秀夫一阵心酸。 但愿,这不是断头饭吧?他又有点庆幸自己的软弱,当初在泉州幸好和楚风留了情面,自始至终没有动过刀枪。

    校场上,闻讯赶来的琉球百姓和随着行朝的军民,上演了无数场亲人相见、父子重逢、甚至夫妻相聚的好戏。

    中年妇人拉着侄儿的手,又惊又喜:“啊,这不是俺三姐家地老幺吗?你怎么到了琉球?”

    侄儿亲热的笑道:“四姨,您可来了,我妈老念叨,说您随着姨父到行朝,飘在海上受苦呢。 妈天天求老君求菩萨,盼着您想着您,这下可好,到咱琉球来享福了。 ”

    姨妈仔细打量,不敢置信的看看侄儿,以前衣不蔽体的乡下孩子,现在衣服穿得整整齐齐,鹿皮袍子、羊羔毛的帽儿,只靴子漆黑透亮看不出什么做的,羡慕的问道:“这靴子是什么皮的,又黑又亮能照出人影儿来,大妹子过来,瞧你幺哥这身打扮,啧啧,发财了吧?”

    呵,几年没见,表妹都长成大姑娘了,小伙子当年就青梅竹马过,这时候还不上赶着卖弄?“姨,妹子,我这靴子是蛟龙皮的。 就是那海里会喷水的蛟龙啊!”

    表妹忽闪忽闪着眼睛,水灵灵地大眼睛里直冒星星,“幺哥真有本事,捉得海里地蛟龙。 ”

    小伙子脸上一红,他只是钢铁厂的工人,哪儿会捕鲸鱼呢?连忙转移话题:“姨父哪儿去了?怎么没见他?”

    四姨指指不远处,丈夫正排队打饭呢。

    “嗨,吃这鲸肉干什么呀!家里还炖着半只鸡、灶上吊着腊肉哩,回家吃去!”小伙子就带姨妈一家往外走,姨父是行朝地一个都头,被外甥从队列里拉出来还有点不乐意,小伙子就和他说,那红烧肉是拿蛟龙,也就是鲸鱼肉做的,在琉球是最便宜的肉类,稍微讲究点的人家,都是不爱吃的。

    姨妈则有点担心的问:“咱们这就能出去?汉王大人不留吗?”

    “留人做甚?每日里饭菜不花钱?”小伙子指指校场四周贴着的布告,“有亲友在琉球者。 鼓励投亲靠友。 ”

    哎呀不得了,这才两年没见,侄儿都认识字了?难道考了秀才?

    “这是在夜校学地……什么是夜校,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咱们回家慢慢说吧。 ”

    几人在较场口登记,领了临时护照,就大摇大摆的扬长而去。

    安置工作一切顺利。 但绝对不是没有任何冲突。

    “为什么不给我打饭?”翰林何靖奇怪的问负责发放食物的琉球人。

    那人耐心的解释:“请到队列后面排队,很快就能轮到你的。 ”

    队伍并不长。 只有二十多人,以分发的速度,也许还等不到五分钟就能轮到何靖。

    但他不想等。 排在一群丘八、平头老百姓后面,凭什么?我是大宋皇帝钦点地进士出身,是正人君子,怎么能和这些小人们同列呢?

    何靖平静的说:“我是钦点进士、翰林学士。 ”

    排队地人马蚤动了,大宋朝的进士。 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呐!就算收复燕云、凯歌而还,都赶不上进士及第金殿赐宴的荣耀!

    排最前面的一个小兵准备让出自己的位置,但却被琉球人拉住了,“对不起,不管进士还是学士,都得按规矩排队。 ”

    何靖勃然大怒:“难道琉球没有上下尊卑吗?”

    “咱们这儿有上下,无尊卑。 ”

    何靖怒极反笑:“奇谈怪论。 一国之内,必有上下。 上位者尊、下位者卑,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这一闹,排队地人都不打饭了,津津有味的听他们吵架,进士老爷吵架,可比看一出折子戏过瘾多了。

    那掌勺的见此情景。 干脆把勺子放下,一板一眼的和他理论:“所谓上位下位,固然理所当然,譬如军队中有将官有小兵,做生意有老板有伙计,做官有部长有科员,自是有上下之别。 然而上位者未必尊,下位者未必卑,两者人格平等也。 试问将官能夺小兵之妻吗?部长能侵科员之财吗?老板能殴辱伙计吗?”

    这、这、这是歪理邪说!何靖想要反驳,又找不到从何入手。

    “难道汉王和你们就没有尊卑之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他如要杀你等。 你该如何自处?”

    何靖大喜,身后是陆秀夫陆相爷。 他精通儒学义理,定能将这油嘴滑舌的家伙驳倒。

    琉球人都有点好笑,这掌勺的厨子读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