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争宋 > 争宋第103部分阅读

争宋第103部分阅读

回來梁乙埋第一件事就是看这孩子,直到小梁乙逋学会了叫爹,梁乙埋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根本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相爷,我看以后您上朝也干脆带着他算了。”夫人笑着说道。

    “怎么不行?等他再大点,我带去他还能让他多跟太子做伴。说不定,让咱家乙逋和太子陪读,那儿子的前途必然不在他老子之下,哈哈哈!”梁乙埋得意的说道。

    夫人也笑了笑:“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估计想超过您那可难了。这次又皇上出城了,相爷也沒去送送吗?”

    “他总出城,不是去打仗就是去陪都逍遥快活去了,沒有皇后的旨意谁还去送他?我有送他功夫,还不如看着我家小乙逋开心呢!”梁乙埋不屑的说道。

    “启禀国相,皇后派人來请您进宫!”

    夫人抱过梁乙埋怀里的孩子,梁乙埋无奈摇摇头,轻轻的捏了捏小孩的面颊:“乖乙逋听话啊!”说罢换了衣服,转身走出房间。

    半个时辰之后,梁乙埋來到皇后寝宫,梁落瑶见到梁乙埋开口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哥哥,你所要安排的那件事办的如何了?”

    梁乙埋忙说道:“皇后妹妹放心,我已经都安排好了。只要李谅祚那小子到了前沿阵地,就算宋兵沒办法捉住他,恐怕这次他也是有去无回了!”

    梁落瑶眼圈微红:“唉,毕竟是多年夫妻,我只怕万一他有朝一日和你我算账,恐怕你我兄妹二人未必会比沒藏家族幸运啊!”

    梁乙埋心想,你少來吧。要不是我暗中布置,恐怕李谅祚在外面早不知道有多少个儿子,而你这皇后说不定已经在冷宫守着呢。

    e

    第三百六十八章 宋债的发行

    |纯文字||    西夏兴庆府外李谅祚正率大队踏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想向大宋逼近而此时的京城却是另外一副场面

    太保银行的门口排起了长龙这里无论无论富贵的有钱人还是京城的普通百姓都张望着队伍前行的速度每隔一会就会有人兴冲冲的从银行出來就会有队伍中的人朝他问道:“怎么样买到了沒有”出來的人手中举着一些朝廷用特制纸张印刷的凭证大声应着:“买到了这下好了”更有人接着问道:“沒卖的还多不多”更有排队的百姓小声叨念着:“阿弥陀佛前面的不要多买啊否则今天又白來了”

    一顶轿子从队伍旁边经过轿子中的人掀开轿帘看了看外面的情况他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一阵凉风吹进轿子中轿中人忍不住咳嗽了起來他急忙放下轿恋帘轿子绕过太保银行的正面从旁边的一条巷子中穿过在太保银行的背后有一座偌大的守护森严宅院轿子在院子门口停下随着轿子的侍从走到门前与门前的侍卫说了几句话侍卫闪开大门轿夫抬着轿子进了院

    终于轿子在厅堂的廊下轻轻的被放了下來轿帘掀开侍从扶着从里面出來还不住咳喘的蔡襄王旁急忙从台阶上走了下來:“君谟老兄您怎么还亲自來了啊”他将蔡襄让进厅堂扶着蔡襄坐下

    蔡襄终于止住了咳喘:“嗨老了这么大批的银两要筹到银库想必你也忙了多日另外听说两日后你就要启程了我赶紧过來看看你”

    王旁说道:“老兄你连日來核议军费之事我听说你熬了几夜了我这边你放下今日已经派人护送银两进宫了朝廷发兵所用一分都不会少这可是最紧要的事啊”

    蔡襄笑了笑:“你做事我哪有不放心的啊刚刚路过你太保银行门口时候我都沒想到百姓对这宋债竟是这么认可这大冷天的那队排的老远的啊”说完又咳嗽了起來他用手帕挡着嘴咳嗽之后看了一眼手帕就将手帕揣回袖袋看着蔡襄枯黄的面色和瘦骨嶙峋的肩膀王旁知道蔡襄病的不轻于是问道“老兄你这咳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啊有沒有找郎中看一看啊”

    “早有多时恐怕也是不适应京城气候不碍事不碍事”他说沒两句又不住的咳起來

    这下王旁沒了办法他宽慰道:“京城良医多不行的话我请圣上派御医來给老兄诊治一下”

    蔡襄摆摆手:“唉你事够多了别操心我了看看你我也就放心了等着你从西夏回來咱们再约那醉翁好好的喝既然今日你就将宋债所筹银两押送到皇城我马上去安排度支判官等人清点入账还要请圣上降旨拨款军费一事我先走了”

    王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亲自送蔡襄出了厅堂眼看着蔡襄上了轿子这才回到房间王旁将手头的事安排完毕又听折克隽贾宪回來禀报银两已经安全送到并与度支都交接完毕的时候王旁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午后天色阴霾天空中开始飘起雪花贾宪去前面的银行看了一圈回來向王旁禀报道:“王爷此次太保银行为朝廷发行五千万两的债券咱们银行承担六成剩下的两千万两由银行垫付已经全部送到皇城现在这两千万两的债券卖了三日已经卖出一半去了”

    王旁点了点头“好这样的速度估计再有几日也就完成了”

    贾宪不解的问道:“王爷在下有一事不明白这宋债卖的这么好怎么您对外卖的时候面值设置这么低起步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京城这么多大户有钱人都想多买您还限制每人每次最多一百两银子的额度这会不会太麻烦了”

    听完贾宪一连串的问題王旁笑了笑站起身來对身后的童贯和贺铸说道:“去拿衣服來咱们一起去前面看看”童贯应声去给王旁拿來斗篷王旁对贾宪说道:“你啊算数算的比谁都精明但是不懂人心”

    几个人跟着王旁出了院王旁指着身后的十來名侍卫对折克隽说道:“让他们先回去府吧咱们溜达溜达”折克隽转头对身后的侍卫说道:“你们不用跟着先回王府听命”“是”十來个侍卫齐声答应着

    身边总跟着十几个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格外显眼这点让王旁感觉不自在尤其是今天马上又要带兵奔赴西夏他虽然说不上对京城流连但回到京城有段时间却沒像以往那样随意的在街上走走听听人们和自己招呼着或是偶尔和熟人开几句玩笑

    尽管天色阴沉雪花越來越大银行的门口依然排着不少人王旁迈步进了银行里面的人却不多银行的六七个窗口前面大概只有三个人等着多数人都被银行的侍卫拦在门外

    “这是怎么回事”王旁看着贾宪问道

    “沒敢都放进來第一天就沒拦着结果人多都挤了柜台百姓不知道您有限额怕都被大户买光了所以我就让侍卫都拦住外面排队里面人少的时候就放进來几个”贾宪忙解释到

    “这样不行虽然你也是为了安全不过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王旁摇摇头

    贾宪低下头不敢多说话王旁吩咐道:“你去命人在门口放张桌子有人在那里派发号码离柜台三尺的地方栏一道栏杆这栏杆就叫安全线找一个大嗓门的人站在那让他看着柜台每当柜台办完一个人的业务就喊一个新号进來每一个进入安全线的人将手中号码交到大嗓门的人手里他按照顺序喊号自然人们就按顺序去办了”

    “还是王爷您办法多我马上去办”贾宪听完赶忙去安排临时沒有栏杆便找出几段红布系在刚好距离柜台有三尺左右远的大厅的柱子上然后又找出个大嗓门的人站在预留出的一个入口接着有职员抬出一张桌子临时安排一个人在银行的门口写号

    一炷香的功夫这些事就都办妥当了贾宪兴冲冲的回到王旁面前:“王爷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了你回头去做一千个木牌每个上面刻上号那样就可以重复利用了”

    “遵命”贾宪答应着转身走到银行门口对站在门外排队的众人说道:“大家听好了王爷体恤大家雪中排队所以让大家在银行里面等着办事大家先不要乱队形都到这里领取号码一会喊道谁的号谁就可以办理买卖债券存取银两的业务了”

    这会儿在外面排了半天队的人听到这么个消息都高兴坏了这大冷天雪地里等着还真是挺受罪的人们鱼贯而入在入口处领了临时号站在所谓红布拦着的安全线外等着大嗓门叫号不大功夫银行里面人就站满了拿到号的人呆在房间里心情也愉快了起來有的人眼见一眼看见王旁兴奋的说道:“大伙快看那不是镇南王吗”

    听说镇南王在人们兴奋起來顺着说话人指的方向大家果然看到披着斗篷精神抖擞的王旁众人立刻走过來将王旁团团围住有人带头喊道:“多谢王爷体恤”接着便有人也应和王旁急忙做下压的手势安抚众人:“安静安静谢谢各位父老大家在银行里面尽量保持安静这样我们的职员才能更快更好的处理大伙的要办的事”

    “安静””“安静”人群中王旁的话像回声一样被传了出去银行里面果然安静了下來许多

    “王爷我替大伙问一句”一名中年人站了出來

    王旁点头微笑示意让他说只见他分开人群走了出來:“大伙安静啊我替大伙问了”转头他对王旁说道“王爷我们是信的过你啊那次您发雍州建设债我们就沒买到我是听说有的人已经收了回了本金和利息钱所以这次排队也得來买”

    “谢谢大家抬爱”王旁笑了笑客气的说道别看他在朝堂上对惹了他的人横眉冷对的但只要王旁面对百姓他始终忘不了当年自己也是一草根

    “王爷过谦了我们也有个问題这次听说是为了和西夏打仗朝廷才发的这个债如果打赢了好说要是打输了这钱我们要还回的來吗”那中年人问道

    “哈哈哈这位老汉您放心这是发行债券不是赌输赢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事不论这场仗结果只要有我王旁在有太保银行在不会亏大家分文”王旁信誓旦旦的说道

    中年人满意的点点头忽然人群里有人说道:“不论输赢这债我都买”

    大伙转头望去人群中有一老者他的一手拎着个包裹一手领着个六七岁的小孩看着大伙的目光老者说道:“我儿子从军了也就是这孩子他爹这次我儿子也要去西夏我买债是尽力希望咱大宋有钱有实力能跟那西夏党项人拼了也希望我儿子能平安的回來王爷您这债发的好老汉我这穷人也能尽力买一份虽然钱不多但是心意啊”

    “对啊我也是我儿子也从军”

    “我兄弟是在延州我不能去看他也就尽这点力了”

    人群中附和声越來越多王旁回头看了贾宪贾宪的眼圈竟然红了不需多余的话王旁知道贾宪明白了自己的用心事实也回答了贾宪刚才一连串的问題

    终于王旁安抚了众人踏着雪几个人朝回镇南王王府的路上走去王府大门台阶下有几顶轿子还有几匹马有几堆儿人都是被拦住王府之外沒能进去见王爷的王旁从他们身旁经过这些人大都数不认识王旁忽然有一个人快步走了过來:“二公子您还认得我吗”

    e

    第三百六十九章 沙盘演军情

    听有人称呼二公子王旁抬眼观看,对面过來一个人,头戴斗笠身上披着一件狐皮的大氅,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儿。这人走到王旁面前行过礼,抬头看着王旁用手推了推斗笠,露出一张圆脸。

    王旁看这人是有几分面熟,但有一时间想不起來在哪里见过:“你是?”

    “王爷,您贵人多忘事,我是临川如意酒楼的蒋川,这來了京城就想见见王爷您,等了大半日总算等着您了。”

    听到如意酒楼这个名字,王旁这才想起的确有这么个人,再看他是从临川來的,王旁笑着说道:“原來是蒋掌柜,跟我來,正好我想听听临川的情况呢。”

    “嗳!”蒋川一听高兴的答应了一声,转身跑到一牛车前,半个身子探进牛车从里面拿了个匣子,转身回來跟着王旁等人身后进了王府。

    雪越下越大,王府的家丁忙着清扫着落在石板路上的雪花,蒋川跟在王旁身后,无不羡慕的看着路两旁的玉树银花。走进厅堂,立刻让人觉得暖融融的,王旁脱下斗篷立刻有人过來接住。蒋川忙掸了掸身上头上还沒人融化的雪花。

    “蒋掌柜请坐,临川的情况怎么样?看你满面春风的样子,想必这几年生意做得不错吧?”王旁坐了下來开口问道。

    蒋川笑着答道:“这几年临川的商家们都念您的好,现在咱们临川几乎沒有官员的胡乱派差,这种税也少了很多,生意好做了。”

    “那就好!”王旁微笑的点了点头,蒋川又接着说道:“不过临川的生意再好,也不如雍州好。犬子不才,也学着别人南下,跑到雍州在城外榷场周围开了家酒楼,那生意火爆的不得了,这还不到一年的光景,就比我这干了多年的掌柜赚得还多。现在不光是临川,我听说很多地方的年轻人都说南下南下的往雍州跑。而且多是满载而归,更有人从雍州带回东西到临川來做生意,好像谁能去趟雍州就像镀了层金回來一样。”

    “哈哈哈!这是好事。”听着蒋川的叙述,王旁心里十分高兴。

    “对对对,当年我就觉得公子您与众不同,将來必然是人中龙凤。想不到您除了能治贪官污吏,搞建设搞的也好。将來肯定咱临川能出个大宰相……”蒋川忍不住夸赞到。

    王旁微微的笑了笑,蒋川说的沒错,临川必然出一个大宰相,但肯定会先是父亲王安石。看蒋川手中一直抱着那个匣子,王旁笑着说道:“行了,你也不用夸我,來找我什么事啊?”

    “嘿嘿”蒋川也笑了笑:“这几年商家手头宽裕了,总想给王爷您表点心意,可送礼到您府上令尊说什么也不肯收。我听我那儿子说,您发行个什么雍州建设债,我们估计怕王爷您用钱,沒多有少大伙都凑了些,正好我來京城探亲,乡里乡亲的就托付我给你带來。”他说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沓沓的银票还有几锭金子,递到王旁的面前。

    “替我谢谢大伙吧,这些银两我不能收!”王旁笑了笑。

    “王爷,您不收我回去跟大伙也说不清楚,您是不是嫌少啊?”蒋川满脸难色的问道。

    “这样吧!现在朝廷在发行宋债,我派人带你去找太保银行的管事贾宪,这些银两换成债券,既能让你回去说的过去,还能给大家再增加了收益,你看怎么样啊?”

    “哎呀,那太谢谢王爷了,我代表临川的商家谢谢王爷您了。”蒋川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王旁命贺铸带着蒋川去找贾宪,二人刚走王元泽來到厅堂,进门乐着就说道:“我就知道,还是兄弟你有办法!”

    “哥哥这么高兴,看來是有喜事啊!”王旁笑呵呵的看着元泽。

    元泽一边搓着手一边兴奋的说道:“是啊,朝廷的任命下來了,我就不用去那旌德县了,可以留在京城了。”

    “哦?朝廷任命兄长的是什么官职啊?”王旁这可不是装傻,这些日子他一直忙于发行债券和准备迎敌西夏的事,尽管知道赵顼重新给了元泽任命,但具体到官职王旁还真不是十分清楚。

    “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

    王旁听了笑了笑,太子中允是五品,而崇政殿说书也是官名。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置,主要是为皇帝讲说书史,解释经义,并备顾问。翰林学士之学术深厚者为侍讲、侍读,官阶较低而资历较浅者则为说书。虽然官阶低资历浅,但确是在皇上身边,能给皇上讲解史书若是观点能得到皇上的认同,那也是前途不可限量的。

    “兄长学识渊博,能有此官职也能不枉兄长这满腹经纶。这可不是我有办法,这还得说是圣上的认可啊!”

    王元泽眨了眨眼:“贤弟你这话,还是留着对外人说罢,好酒也怕巷子深,沒有兄弟你,恐怕为兄现在已经到了深山老林贫荒之地了。”他看王旁不说话只是笑了笑,知道王旁也是默认了他的话:“好了,你忙你的吧,今晚我和范纯仁、曾布他们在锦绣楼饮酒,你要是能來我们就给你践行。”

    “好,我尽量,你们不用等我!”王旁答应着。

    元泽边朝门外走边说道:“知道了,你是大忙人!”

    王旁摇摇头,如今真想和这哥几个洒脱畅饮,只是已经是人在朝中身不由己。还沒由得他感叹,侍卫來报岳立将军求见,王旁吩?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