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其他小说 > 正德王朝 > 正德王朝第28部分阅读

正德王朝第28部分阅读

明军死尸,蒙古人的第一次蚁附,就攻上了城头。

    四王子阿尔苏博罗特年轻的脸上,露出欢快的笑容,对父亲说道:“父汗,五里寨一破,应州城,今晚就可拿下!”

    小王子巴图蒙克摇了摇头,看着儿子们,叹了口气:“攻上去的勇士们,看来是无法生还了,长生天这是在考验我们的勇气,筹备下一波攻势吧。”

    阿尔苏博罗特正欲反驳,忽然听见五里寨的城头传来一个巨大的声音,一团团火焰在城墙上乱窜。

    那个砍死朱指挥使的蒙古壮汉,浑身是火,拼命从烈火中跑出来,用劲全力,往城墙下一跳,死得不能再死。

    “只是可惜了朱将军!”在小王子叹气的同时,五里寨的南墙之上,一个中年男子也叹了口气,脸色沉重,“只怪末将来迟一步。”

    这个中年男子,是杨一清的得力部将,延绥副总兵朱诚。今日一早,刚从朔州赶来,跟随他一起来的,还有两千余名援军,和数百桶猛火油。方才在北城墙上,便是这延绥特产的猛火油立威,烧死了两百余名蒙古勇士。

    杨一清本来就守在黄河岸边,准备堵朱寿的去路,接到圣旨,便火速过河而来。在太原府的老营堡所,杨一清没有按照朱寿的圣旨行事,而是分兵两路,一路由自己带领,北上威远卫,断小王子的后路;一路由朱诚带领,南下朔州,准备拦住小王子的去路。

    王守仁正色道:“将军难免阵上亡,朱将军求仁得仁,大明百姓,是不会忘记他的。”

    张永在旁听了,暗暗啐了一口:狗x的死文人们,害人还害得这么正大光明。

    跟朱指挥使一字之差的副总兵大人,也看着张永:我不是文人!

    五里寨是两水夹一山,地势险要,向北的城门,被修成了一个回环体系。护城河、瓮城,无一不全,朱政的历年修缮,使这座城池拥有不下于应州的防御功能。

    北城高四丈,宽两丈,长约七十丈,虽然是由黄泥筑就,但外面也裹了一层青石砖,依然坚不可摧。

    蒙古人的几波攻势,虽然令明军损失了一千余人,但朱诚又带来了两千多人,因此明军的总人数,不减反增,达到了八千余人。

    王守仁的脸色,不喜不悲,有条不紊地调派着各级将官,让士卒们各司其职。负责辎重的官员,也被王钦差指挥得团团转,无数的武器、守城器械,都重新由民夫们运到北城墙上。

    张永冷眼旁观,也不禁对这个中年文官佩服有加,就连数十支箭矢,也能被王钦差安置在最合适的位置,真不知道这个家伙的脑袋里,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

    冬天的雪地,被蒙古人的战马踩得一塌糊涂,浑源川和桑干河的夹角处,无数的蒙古战士,在两河之间,纵横交错。

    “可惜了数万名百战勇士!”巴儿速孛罗望着远处的城池,拍了拍手上的雪,对身边的蒙力克轻声笑道,“叔祖父,依你所见,下一步该当如何?”

    蒙力克指了指数丈外的侍卫们,低声道:“大汗,万万不可再提前尘旧事,从今以后,我就是蒙力克,过去种种,都让它化为尘土吧。”

    巴儿速孛罗笑道:“他们都是我的心腹,不用担忧,好吧,既然你不乐意,那依我母亲来讲,我们也算是兄弟,蒙力克大哥,只要杀掉父汗,我们都能创建远超父辈的功业。”

    巴儿速孛罗的母亲是满都海哈屯,而蒙力克,却是满都鲁的遗腹子。从父系来讲,他们是祖孙,但从母系来讲,却是兄弟,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了。

    蒙力克的母亲是一个女奴,他出生之时,满都鲁已经死了大半年。满都海哈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扶植了小王子为汗,而蒙力克却被遗忘在了一旁。

    他念念不忘的,便是恢复自己父汗的荣光,因此与巴儿速孛罗勾结,将小王子的军情,出卖给周岱等人。

    一个十九岁的青年王子,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魁梧大汉,鬼鬼祟祟地拉扯在一起,就是那些负责警戒的蒙古精英侍卫们,也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莫非长生天要指派一个基佬大汗给我们?

    巴儿速孛罗是个很健壮的青年,他的身材也非常高大,一双眼睛,比草原上的野狼还要凶狠。

    他和蒙力克各取所需,一个想建立远超父汗的伟业,一个想恢复自己父汗旧日的光辉。两个各怀鬼胎的儿子,在五里寨城外的河边,开始筹划起如何实施对小王子的致命一击。

    小王子的汗旗,行进在桑干河的河畔。

    在汗旗之下,是两千名剽悍的蒙古骑士,这是大汗的亲卫军。这些人不仅勇武过人,而且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之辈,军纪严明,悍不畏死。

    望着一张张年青的脸庞,小王子那冷如铁石的心里,也不由得有一丝自得:这就是我的北国勇士们,南朝那些长于妇人之手的帝王,可曾有这些勇士的一半力量?他们有何德何能,占据中原花花江山?五里寨,你终将被我踏在脚下!

    巴儿速孛罗远远看见父亲,便迎了上去,到了跟前,跳下马来,恭敬地跪在地上,说道:“父汗,我帐下的勇士们,还能再冲一轮,还望给他们这个荣幸,向长生天表明他们的心意。”

    蒙古军队的前几轮冲城,秃马惕部损失很大,但巴儿速孛罗的脸上,却看不出丝毫的难过与委屈,反而一脸的赤诚。

    这种神态,落在小王子和阿尔苏博罗特眼里,都有着说不出来的厌恶和憎恨。

    “三哥辛苦了,”阿尔苏博罗特按照礼节,给哥哥行了个礼,他是一个英俊到有些漂亮的少年,不过个子很矮,一双眼睛又亮又圆,经常骨溜溜地乱转,“父汗,大哥没有随军出征,既然三哥有这等英雄气概,不如成全了他吧?”

    小王子抚着胡须,淡淡一笑:“不急,今日不再攻打,等明日造好攻城器械,再行定夺。”

    巴儿速孛罗急着:“父汗,五里寨城高池固,若不日夜攻打,等明军恢复过来,恐怕更难夺取!”

    似乎被派去当炮灰的,不是自己的部属,巴儿速孛罗演作俱佳,当真令在场的蒙古万户们,都翘起大拇指:三王子,真是好样的!

    不过夸归夸,这种炮灰勾当,却没人愿意做。

    小王子的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行,明日一早,便以秃马惕部为前锋!”

    巴儿速孛罗的脸色顿时灰暗起来,手指也在微微地颤抖。

    阿尔苏博罗特心里冷笑道:叫你装大尾巴狼,活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非常抱歉,今天只有一更,通常是下午更新,继续无耻地求票。

    第十四章 未知之策

    巴儿速孛罗的主动请战,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他和蒙力克仔细商榷之后,得出的一个妙计。

    而他的害怕和担心,不过是故意做给小王子看的一个假像罢了。

    要说清楚巴儿速孛罗的这个大计划,就要对大同府的地理常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很多描写明朝的yy书籍,大多数是扯淡加瞎编,就连长城,也描述得语焉不详。

    在明朝,山西分为南北两个部份,南平阳、北太原,这两个大府,就占了山西的一半区域。除了几个小的州府外,大同府孤零零地悬在北边。

    仔细看明朝时期的地图,就会发现,大同府是一座城中之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的四面,都是长城!

    很多人就会觉得奇怪了,咦,不对啊,明长城不是东起xx,西至xx么?同学,你那是历史教材的简易版本,讲深了,某些国家机构,真心怕你不懂。

    事实上,重八哥和朱老四虽然都是英雄盖世,但他们对蒙古人的卷土重来,时时都保持着强烈的警惕心。

    山西和北直隶的内外长城,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如果你看过《天龙八部》,肯定对里面萧峰自杀的雁门关记忆犹新,而这个闻名不如见面的雁门关,就在内长城上。

    而在前文曾经出现过的,更加大名鼎鼎的平刑关,也在内长城上。

    大同府,就夹在内外长城之间,跟它同样命运的,还有北直隶的宣府镇。

    这对难兄难弟,便是被重八哥和朱老四扔出来,当作明、蒙缓冲地带的倒霉蛋。

    内长城分为两段,蓟镇段和山西镇段。

    蓟镇管辖长城东起山海关老龙头,西至晋冀交界的太行山黄榆关。这一路,有三位副总兵和七名分守参将,将蒙古入京的道路,拦得滴水不漏。山海关、喜峰口、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龙泉关,都在这条长城上。

    这条线,也是后世的人们,最喜欢的旅游线,素有“八达岭外卖门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噱头,其实到国防二线走上一趟,就算是明朝,也不见得是什么好汉。

    而山西镇段,管辖长城西起河曲黄河东岸,经偏头关、老营堡、宁武关、雁门关、平刑关,东接太行山岭之蓟镇长城。

    朱寿派山西镇太原左参将周得贵驻宁武,便是牢牢地守住了山西镇段的入口。

    而王守仁所死守的应州,身后左侧,便是雁门关,右侧,就是平刑关!

    至于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外长城,自重八哥派徐达经营北境开始,就是明军的重点集结区域,防卫力量,相当的雄厚。

    当然,这些防卫措施,自从朱老四驾崩之后,继任的帝王们,便开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将原本的铜墙铁壁,硬是搞成了筛子般的破网。

    由此可见,再厉害的军事制度,只要实施的人不对,也得抓瞎。因此那些幻想依靠制度打天下的,通常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代表王安石,曾经悲催地说道:我是好人!

    谁说好人就一定有好报?

    巴儿速孛罗的计划,便是利用了重八哥和朱老四的余威,在担任主攻任务时,与王守仁内外勾结,将自己的父汗,送入大同府这个城中之府的泥淖之中,而自己,则从北边的破网中全身而退。

    至于王守仁的人品,蒙古三王子肯定是信不过的,他连自己的父汗都敢杀,哪里还信得过什么外人。

    两人之间能不能达成战友般的亲密关系,一切都还在未知之数。

    而反观小王子呢?拥有三万英勇的蒙古战士,战略出众、武力过人的巴图蒙克,能否从亲生儿子和王圣人的狼狈为j中,寻找到一条血路,杀出重围?

    这一切,在朱寿出现之前,都是未知数。

    当巴儿速孛罗和王守仁开始不太默契地进行血腥配合的时候,蒙力克跑死了第三匹千里马,终于在日落之前,赶到了大同府城。

    “速速通报陈敬陈太监!”蒙力克一拉长弓,将杨一清的亲笔书信,射入了城中,瞪着城上的守军,大声吼道,“若有迟疑,等着你们的,便是抄灭九族之罪!”

    蒙古人大军压境,大同府城早就不许进出,所有的城门,都被无数长条青石和铁汁焊死。周边的卫所军队,全都集于城中,皇帝亲军、家丁和卫所兵,将大同城,变成了一座人声鼎沸的军营。

    守门的千户大人不敢怠慢,立即狂奔入城,将信交给了陈提督。如今的大同府,可能有不认识皇帝的官员,毕竟朱寿不是中低层官员能够轻易见到的,但绝对没有不认识陈提督的文臣武将。

    因为就在昨日和前日,短短两天间,经陈提督的手,就抄了五个六品以上官员的家,连带着斩了不下二十个文禽武兽(明朝官服的戏称)!

    罪名都是一个:谋逆。

    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是随便安的一个罪名,真正的原因,却是皇帝打仗需要银两,还有比杀贪官更能赚钱的勾当么?

    非常时期,必然要行非常手段,朱寿的政治功力,已经具备了高中生的水准。至少他懂得在敌军压境时,通过征集家丁,先清理完文官们的武装势力,再剿杀派系不明显或小派系的贪官,获得资金,稳定军心和民心。

    至于李、杨、刘三大派的文官们,朱寿是肯定不会去动的,他也不敢去动。要知道,小王子就在不远处的应州!

    树大根深的文官们只得哀叹:死道友,不死贫道!

    杀鸡给猴看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城内的文禽武兽们,非常守规矩,连陈提督派出的内行厂密探,都很难再探听到非法勾当。

    陈敬展开杨一清的书信,抚了抚额头,叹道:“怪不得他敢如此胡作妄为!”

    杨一清违背朱寿的圣旨,私自分兵,去断了小王子的后路,便是跟巴儿速孛罗谈好了合作条件。而朱诚,就是他派去的双方信使。

    先通过周岱,向大同巡抚熊伟透露小王子的实力和战略意图;再跟杨一清、王守仁等明军大佬相勾结,置小王子于死地。

    巴儿速孛罗和蒙力克的这个大计划,还有其它的内容吗?

    一切,都还隐藏在水面之下。

    蒙力克的英雄气概,让朱寿很欣赏,远远看着这个跪伏于地的蒙古汉子,令传旨太监问道:“巴儿速孛罗可愿世代效忠于朕?”

    蒙力克压制住心中的不屑,还有一些轻微的惊慌。他在觐见朱寿之前,全身被脱了个精光,所有的隐私角落,都被检查了八次以上,连谷道内,都被五个太监轮流检查过!

    这位熟读汉人史书的蒙古枭雄,从此就对太史公所写的“荆轲刺秦”这个桥段,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情绪。

    除非有数十名权力极大的太监大佬跟蒙力克内外勾结,否则绝对不可能有刺杀这种搞笑的事情出现,难道有人还想在数百名亲卫的环绕中,用手指捅死皇帝?

    不过雄鹰就算是被太监们开了谷道,也照样是鹰,对南朝皇帝这种胆小的防卫心理,蒙力克是非常瞧不起的。

    “圣天子仁德慈厚,”蒙力克恭敬地按照下邦使节的礼仪,行完全套仪式,方才平静地回道,“三王子愿为顺义王,世世代代,永为大明藩属!”

    顺义王,本来是巴儿速孛罗的儿子俺答汗获得的封爵,被朱寿的小翅膀一扇,提前了数十年出现。

    “顺义王如何取信于天朝?”苏进在旁边冷冷地问道。

    领着蒙力克觐见的陈敬眉头一皱,似乎略有不满。他在接见了蒙力克之后,被巴儿速孛罗的计策说服,认为可信度和可行性都很高。听见苏进发问,正欲插口,却见到朱寿面无表情,心中不由一惊,顿时将话咽进了肚里。

    “临行前,顺义王一再嘱咐我,此次投诚天朝,不容有失,”蒙力克恭敬地答道,脸上没有一点不高兴的表情,“巴图蒙克自带,以及沿途劫掠而来的辎重,都堆积在西安堡,守将是我的妻兄,圣天子只用派五千人,随我去西安堡,便可里应外合,夺了巴图蒙克攻城的最大凭仗,此乃第一重大礼!”

    “哦?”苏进挑了挑眉头,表示自己不信。

    “这五千人,”蒙力克大声说道,“夺堡之后,便可烧毁所有辎重,尔后从东侧四王子阿尔苏博罗特处攻入大汗军营,顺义王则与天朝军队遥相呼应,尽起精兵,杀了残暴无道的小王子!这就是顺义王的双重大礼!”

    苏进听完之后,不屑地反驳道:“倘若蒙古人在西安堡设下陷井,便可灭我五千精兵!就算烧了那小王子的辎重,在我大明攻打阿尔苏博罗特时,顺义王借机溜之大吉,这五千人,还是一个死字!你这种阴谋诡计,连我大明的三岁小孩都骗不过,还敢来圣上面前胡言乱语,左右将军,将这夷人,推出去斩了!”

    苏进话音刚落,就听见蒙力克哈哈大笑,眼泪都快笑出来了,指着苏掌印,笑道:“你当我是黄公覆么?那庞士元、周公瑾又安在?莫非这位太监,将自个儿比作了蒋子翼?”

    在前文就说过,太监在明朝,可不是骂人的称呼,而是实实在在的尊称,刘老大最喜欢别人叫他“刘太监”。因此蒙力克这话,讽刺的味道很浓厚,却没有一点不恭敬的意思。

    自从朱寿登基之后,苏进哪曾受过这种闲气,在京师,谁当面不得称呼他一声“苏太监”?正欲发威,让这蛮夷知道一下天朝的风采,却听见陈敬在旁咳嗽了一声。

    “圣上,此人所言,倒有九分可信,”陈提督看见朱寿的眼神里似乎略有笑意,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