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书院 > 都市小说 > 永徽长歌 > 永徽长歌第20部分阅读

永徽长歌第20部分阅读

    李元庆脸上笑容一收,看着李道宗郑重的脸,沉声道:“你说说,最近京城怎么回事儿?”

    李道宗苦笑一声,看了看四周没有人,才凑上去低声道:“最近长安有人想闹事呗,皇上也真沉得住气,竟然无动于衷。不过最近似乎风头有些下去了,虽然我不太明白这里的事儿,但高季辅大人前些天曾经嘱咐我,只管好自己那一块就行,千万别趟了这混水,所以这些天我一直都在府里,最多就是跑跑书院,若不是皇上召见,我可不敢进宫了。”

    李元庆没有想到自己来的还真是时候,看来这次,不一定是什么好差事啊。

    李道宗刚要继续说,突然脸色一凝,眼神一扫门外,李元庆就知道,外面有人来了。

    ps:真是对不住,更新这么晚,一会儿在更上一章,我现在恨透写病毒的人了,难道这个世界有好就一定要有坏吗,有了计算机,为什么还要有病毒。我咒他们以后生孩子没有屁眼儿。

    输入法的词库存根没有了,错字多些,抱歉则个。

    八十三 不放过一枚棋子

    令两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来人走到门前久停住了,似乎并没有进来的意思。

    李道宗霍地站了起来,手扶起腰间,双眼盯着门旁,刚要踏前,就听门外轻声道:“李道宗大人在吗,微臣薛凌,奉公子之命,请两位过去。”

    李道宗身子一震,转头对李元庆点点头,两人都没有想到,李元庆刚刚到京城,皇上久迫不及待的召见,莫非有什么急事?

    不过两人显然想错了,李治突然找他们两个,只是心血来潮,自己在宫里呆着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了,跑到翠微山闲逛,突然想起两人,才吩咐人找他们两个过去。

    翠微山长安书院里本来就有李治的行宫,偶尔在宫里呆着无聊的时候,就喜欢跑出去,而相对于人山人海的芙蓉园和其他地方,翠微山的长安书院,显然是一个幽静而又安全的地方,所以在薛凌的力谏之下,李治就秘密的在书院的后院禁地处建了一座行宫。

    一路上薛凌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在前方领路,李道宗是知道这个行宫的,路上李元庆要问,被他用眼神止住了。这事儿也没有什么可问的,到了就知道了,事实上,这种事情,自己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

    李元庆只在几年前见过皇上一眼,当时的李治显得有些稚嫩,行动话语之间,还带着些许青涩,而如今再一次见到天子,李元庆不禁感叹一个人的变化之大,竟然到了如斯地步。

    事实上李治才穿着很随和,只是一身普通人的短衣,若是不知道他皇帝的身份,第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呢。

    可若是知道了他的身份就不同了,在李元庆的眼中,如今的李治锋芒内敛,随和的举止之间,带动的却是帝王的威风。

    “叔叔,您来了。”

    看着皇上的笑语盈盈,李元庆有些拘谨,毕竟天子叫你叔叔,这话叫的是很亲近,可在皇家里,越亲近,久越有威胁性,这谁都知道,虽然明着谁都不说,可你看如今被皇上称作舅父的长孙无忌,还不是一个被冷落的下场。

    李治显然不能让李元庆大拜,毕竟是长辈了,这个叔叔,李治这一辈子也见不得几回,想起他来,也全是因为利益,这多少让李治的心里有些不舒服。

    生不逢在帝王家,这就是因为帝王家是没有亲情的,一旦你成了皇帝,那你所有的亲人就有可能成为你致命的敌人,而皇帝女人千千万,能真心爱的,却没有几个。

    有时候李治还真想做李隆基,可就是没有哪一个女子能让他付出到如斯地步,不过若是真的有那样的女子,李治说不定为了大业,还要狠心……

    “这几年众位大臣对叔叔的评价甚高,豫州在叔叔的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不能不说是叔叔的功绩。”

    李元庆没有想到皇上对他评价如此之高,事实上,他政绩虽然卓著,但并不一定能拔得头筹,唐朝的官员大多廉洁,地方官虽然不一定能有多大的成就,但百姓安居,这种简单的事情,大多数的官员都能够达到。

    “叔叔不要以为朕是在说闲话,豫州之兴盛,全赖与叔叔,豫州是我大唐的重地,先皇以叔叔为刺史,自然是有目的的,叔叔不会不知道吧?”

    李元庆若有所思,他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然自己跑到豫州,其实有一半是自己的意思。当然长孙一脉势大,自己斗不过他们,就想着能避开,于是太宗皇帝就给了自己一个豫州刺史。豫州确实算是河东比较富饶的地方了。所以这几年李元庆过的相当不错,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不想回京城了。

    他和李泰不同,他自幼就无缘龙椅,自然也就不常在长安,对这里的感情也不深。

    “李大人,豫州重要与否,你说说。”

    李治看李元庆不以为然,转眼问道。

    李道宗啊了一声,想了一会儿才道:“豫州是大禹所分九州之一,又称中州,中原,而且土地肥沃,河流遍地,应该是我大唐比较重要的农业中心,而且有很大的象征意义。”

    李治点头道:“不错,豫州既然有中原之称,其地位可见一斑,几年来,叔叔在豫州励精图治,实在是辛苦了,不过豫州既然已经渐渐繁盛,朕想着,不能在让叔叔在豫州闲着了,不如调到京城来,如今我大唐,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有些地方战乱不断。叔叔是打过仗的人,自然有些经验。虽然劳动长辈实在不孝,但我大唐如今青黄不接,年轻的,朕不相信,就只能用叔叔这样的老将了,如今朕先用家人,天下人也久没有什么说的,叔叔说是不是?”

    李元庆眼中精光直闪。看皇上的意思,只是想让他换个地方,并没有他担心的别的牵连,只是自己……

    李治看李元庆有些犹豫,笑道;“怎么,叔叔不愿意?”

    李道宗在暗处捅了捅李元庆,这个兄长是不是糊涂了,我不是说了吗,皇上说话一像像是商量一般,其实还不是命令,你若是和他讨价还价,那还不死翘翘。

    李元庆猛然惊醒,忙答道:“只是犬子——”

    李治把手一挥,“如果你放心,就继续在豫州做刺史吧,这也算是个世袭的位子了,怎么样?”

    李元庆这时在无疑虑,看皇上看着自己,重重的点了点头。

    满意的笑了笑,李治一伸手,一旁早已经准备着的小桂子将地图递了上去。

    “你们看,如今契苾何力和薛仁贵横扫高句丽,大长我大唐的威风,只是这仗好大,收尾却难。朕可不想把我们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在还给他们,你们说是吗?”

    李元庆对高句丽的战事并不清楚,如今看着地图上所画,高句丽和新罗分明已经被大唐完全攻占了,只有百济哪一小块地方还没有画上。

    “皇上,只是若我大唐强行收了这一块,势必会引起民变,将来镇压起来,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李元庆娓娓道。

    李治疑惑的看了李元庆一眼,又扫了李道宗一眼,那意思,是不是你教的。

    不过李治也知道李道宗还没有那预测未来的本事,能算出今天自己会问什么。这么说,李元庆还是很有军事头脑的。

    有点头脑久好,李治心道,刚好适合自己心中的条件。这样的全才,才是自己需要的,身为皇室,忠心上没有问题,年龄又大,经验上又没有问题,大大减小了失误的可能性。而且政绩摆在那里,说明他对治理地方经验老大。这恰恰符合了李治对于高句丽那边的都督的条件。

    眼看着高句丽那边的战事已经进入了尾声,李治已经开始了善后。自己当然不能将打下来的土地在还回去。直接建一个都护府,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不过那样反弹必定甚大。大唐还要在那里浪费上几万的兵力。几万的兵力,那补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本着能不浪费就不浪费的原则。李治还是决定,软硬兼施。派兵压摄,然后在辅以软功。在李治看来,伟大的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好办法。当然,这里的制,是弄一个傀儡,弄一个在十年内,能让那边完全倒向大唐的傀儡。

    这样的人选并不缺乏,只是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李治决定在驻留一位有经验的文官,一是牵制,二是安民,三是渗透。

    当时李治想的时候,并没有想起李元庆,他那几天正考虑派谁去的问题,偶尔听别人弹起中原的来历,才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能干的叔叔,既然有了资源,就要利用,这是李治的原则。

    又谈了一会儿,李治虽然没有明说,可两个人都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是要李元庆去东北。

    “皇上,臣不善带兵,以后必定会有民众反抗,我恐怕不能胜任。”

    李元庆还想推辞一下,毕竟那里的环境和豫州相差比较大。若是自己跑到那里,没个几年,别想回来了。自己的家眷全部都在豫州,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背井离乡,万一哪天出了意外,死到那里,岂不是悲惨之极。

    “放心,朕会派有经验的武将领兵的,你不用管军事方面,只要用最快的时间,将那里治理好久行了。朕要你将我大唐的文化思想,全部给我灌进他们的脑袋,到时候让他们只记得,自己吃的是大唐的,学的是大唐的,连住的地方,也是大唐的领土就好了。”

    李治显然不给李元庆机会,一口反驳道。

    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知道没得选择。

    想到了结局,却没有想对地方。高句丽,天。

    李元庆心头苦笑,自己今后的命运,看来不能太平静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八十四 藏富于民为正途

    来看一个国家,似乎军事上的实力更加让人瞩目,但实际上多少懂点的人都知道,军事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一个国家空有百万雄兵,却没有相应的经济实力,那最多也就如同杨广一般,落的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大唐自然不能和大宋相比,这几年来虽说经济略有起色,但想达到李治的要求,却是难上加难,不过幸好唐初这个古老而有庞大的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力,李治在努力发展国内经济的同时,也只好靠战争来获得自己需要的利润了。

    而在大唐这样的农业为主的国家里,自然而然的就滋生了这样一批商人,他们,靠着贩卖生活用品,农产品为生,事实上,他们正是调节因为地域关系所产生的农业差异的纽带,这些人,被称作农商。

    刘万全的粮行已经有头了,他是从父亲的手中接下来的,他至少知道自己祖孙三辈都在长安卖米,靠着这积攒下来的名气。这里的生意倒也火旺。

    习惯了在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时候打开店铺的刘万全,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店外竟然站着几个年轻人,最前面的年轻人很特别,他年岁也不小了,自觉阅人无数,可还没有见过这等俊朗的人物,加上他穿的一身锦衣,站在那里,如星月般引人注目。

    “这位肯定就是刘掌柜了吧,鄙人高茫,和刘掌柜有事相商,不知可否赏脸。”

    刘万全愣了一下,听他的口气,竟然是来和自己谈买卖的,可和自己有什么好谈的,自己这里只有米面可卖,供货的,也是几十年的老商家了,自然不能说换就换。

    只是刘万全感觉这年轻人非常不一般,今天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所以招来自己的儿子,低低的吩咐了几句,匆匆找了件体面的衣服,跟着几个人走了。

    大清早的长安城里人比较少,几个人走了一路,来到宣化坊的一处小茶馆里,这里显然已经准备好了,早已经为他们准备了一章干净的桌子,实际上,这茶馆都是高茫自己的产业。虽说看起来不起眼,但时常做上一个秘密的据点什么的,不引人注意,用处颇多。

    “刘掌柜,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高茫,是天下商行的副掌柜,刘掌柜应该听说过吧。”

    高茫说的轻描淡写,但刘万全却着实吓了一跳,嘴里惊了一句“你就是那个有……”却硬生生的收了回去,原来他想说的是,有皇帝撑腰的商行,却忽然想起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毕竟这事儿还没有到明面上,若是说了出来,恐怕他就有难了。说不定哪天皇上一不高兴,就拿他开刀,那岂不冤枉。

    高茫毫不介意,看刘万全渐渐平静了下来,才缓缓道:“我也不绕弯子,这次请刘掌柜来,是想谈一笔买卖。”

    刘万全惊异过后,心思开始活了起来,他当然想做大买卖,只不过自己做的是粮行,虽然关乎百姓民计,但正因为如此,朝廷卡的最严,所以他想发展起来,也最困难。如今天下这个第一大商行,竟然出了富掌柜找自己来谈买卖,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金子嘛。

    一时间,刘万全仿佛看见自己穿金戴银的站在长安城中,明晃晃的金银刺的下面的人纷纷捂着自己的眼睛,上面则只有他一个人大笑。

    只一瞬间,刘万全就胡想了许多,也亏得他人老成精,心里想着,口中却还是应道:“原来是天下的副掌柜,据老朽所知,以天下商行的规模,似乎用不着我这样的小人物啊,在说长安城里卖粮的商人中怎么数,也轮不到我这个小店面吧。”

    高茫点点头,诚恳的道:“当然,长安城里的粮行,刘掌柜的自然不是最大的,但据我们所知,你却是河东地区最大的粮商,你在长安虽然只有小小的一间铺面,但河东一带,你刘家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刘万全苦笑道:“说笑了,还不是因为在长安城里小老儿无权无势,必不得别人,所以只好在一些小地方做些买卖了,河东那地方旁人都不屑与去,刚好便宜了我,怎么,天下难道还要插手粮行吗?”

    刘万全这话里隐隐有些担忧,毕竟天下商行实在是太大了,有皇帝在后默默撑腰,各路官员哪个敢不买天下的面子。以前天下虽然有农行这一行,但卖的大多是种子、技术之类,如今看这苗头,天下要插手粮行,那自己这小店,恐怕朝不保夕。

    河东虽好,但毕竟不是刘万全久驻之地,他很喜欢长安,长安的繁盛能给他带来物质上的受辱,也能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慰藉。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意离开长安。这就是长安城的百姓的普遍的恋城心理,毕竟这所古城,给他们带来了欢乐,荣耀,这里有免费的游玩地方,而且除了重大的节假日,全天都向百姓开放。这里,有能让他们大长见识的人物,谁出门了,说见过某某将军,或者官员,那旁人羡慕的眼神,都是他们心里慰藉的根源。

    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唐有如今这样一个皇帝,但这个时候,这个皇帝却准备抢自己的饭碗,刘万全的心里还真不是个滋味。

    高茫自然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不解释,只是继续道:“天下却是有染指粮行之意。不过刘掌柜不必担心,天下并不是想盘下你的店,或者断了你的货源。刚刚已经说了,我是来与你谈一笔买卖,既然是买卖,自然是双方获利。”

    刘掌柜哦了一声,心里开始琢磨起高茫的话来,毕竟这是一次机会,只要自己能把握住这机会,将来真的说不定能如梦里那样,能成为列祖列宗里最有出息的人。

    “这样,”高茫敲着桌子道:“你看,我可是很诚心的,这次不但是和你谈买卖,还要和所有靠着河东来开粮行的掌柜谈,我知道这其中以你为首,明天的这个时候,你将人聚集起来,我们在详谈。”

    看刘万全一脸愕然,高茫又道:“你不用担心,买卖成了,也肯定是你这份最大,这笔买卖很大,自然不可能你一个人就接下。你也不想想,天下的掌柜子做的买卖,小了去吗?”

    刘万全恍然,天下的掌柜子做的买卖,自然就是天下的买卖了,那自己还真的拿不下。

    他还是懂得商机的,这不是自私自利的时候,无论有无高茫的承诺,他都有信心拿上最大的一份。凭着自己的家荫,河东这一片,他还真的是翘首。

    ………………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走在街上的高茫的耳中,至今还回荡着皇上那句意味深长的话,眼里,似乎还能看见皇上忧国忧民的眼神。

    高茫对天下商行可以说是感情颇深,天下是由建筑起家,当时的掌柜子,挂的久是高茫的名字,而他也没少出力,当时的天下锋芒毕露,皇上又不好?br />电子书下载shubao2